当前位置: 首页 >> 特种作业 >> 住建培训
  • 云南省建筑行业培训:组织管理——班组管理

    时间:2023-12-01关注:356

    摘要

    施工班组是施工企业从事建筑安装活动的基本单位。所谓班组管理是指对班组进行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监督、激励与创新等,以确保完成班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一种活动过程。建立健全班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搞好现代企业的基础。

    一、班组管理基本知识

    1.班组管理的分类

    (1)按管理性质分类班组管理按管理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常规管理和专业管理。

    1)常规管理:是指企业的一般性项目管理,如围绕企业的生产、生活、安全和学习等方面建立的班组各项规章制度;围绕企业的产品生产的质量、数量、工艺、分配等方面建立的各项计量、定额、原始记录、标准化等工作;围绕企业职工的政治思想、安全意识、职业道德、业务能力等方面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等。

    2)专业管理:是指针对企业的生产对象和生产过程的专项管理,如建筑安装企业围绕施工过程而开展的施工前的组织准备、技术准备管理工作;施工阶段的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等环节的管理工作;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资料整理、质量评定和交接验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2)按管理对象分类班组管理按管理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生产管理、生活管理和制度管理三种。

    1)生产管理:是指安装企业围绕着优质施工、安全作业、高效运行开展的各项管理工作,如施工工序管理、施工工艺管理、组织劳动管理、工具设备管理、水电气及原材料管理、安全保卫管理等。

    2)生活管理:班组可通过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组织职工参与班组和企业的管理,体现当家作主;通过组织劳动竞赛、爱岗敬业及争先创优活动等,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3)制度管理:主要指班组围绕岗位责任制为核心制定、贯彻、执行、检查与考核各项管理制度、方法、标准等。

    2.班组管理的作用

    (1)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正确依据  企业要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必须要掌握生产中的各种数据资料及信息,班组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2)确保施工企业有序地组织生产活动  班组建立健全必要的、科学的规章制度促使班组工作标准、有序地进行,从而确保整个企业有序、稳步、安全地进行生产或经营。

    (3)为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就要对人、财、物进行有效配置,以最低的成本,创造出优质的建筑安装工程。通过班组活动和班组管理可以准确、及时地把各种技术经济指标反馈给职能部门,加以分析、判断和处理,适时地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调整、控制和优化。

    (4)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  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根本的途径是要建立健全班组成员的岗位经济责任制;积极开展职工培训,加强基础教育工作。逐步形成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的班组现代管理体系。

    3.班组管理的要求

    1)积极转变观念,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体制,加快班组自身建设。

    2)以现场施工管理为突破口,对施工现场进行计划、组织、控制。既坚持施工现场的定量管理又严格按工艺要求组织生产,使整个生产一直处于可控状态,稳定产品质量。

    3)努力提高班组职工的民主政治意识、主人翁责任感、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教育职工知法守法,遵章守纪,做到安全文明生产;鼓励职工虚心学习,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积极创造,自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二、班组经济核算

    班组经济核算是建筑安装企业全面经济核算的一个基本环节。它以班组为单位,对班组在施工及其管理过程中的劳动消耗、物资消耗、资金占用和经济效益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

    1.班组经济核算的作用

    (1)指导经济活动实行班组经济核算,使班组在经济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一定的自主权。

    (2)承担经济责任班组要对自己的经济利益承担经济责任,确保在施工过程能够团结协作。

    (3)提高经济效益通过班组经济核算促使每个班组都主动关心产品质量和消耗情况,从中发现问题,研究改进方法。为降低消耗、扩大经营成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创造条件。

    (4)体现按劳分配通过班组经济核算,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每个班组、每个职工的贡献大小,以便进行班组和个人的利益分配,实现按劳分配。

    2.班组经济核算的原则、要求和方法

    班组经济核算的原则是“干什么、管什么、算什么”。

    班组经济核算一般以施工任务单为基本依据。签发施工任务单要向班组交清施工任务、质量和安全要求,同时还要交清完成任务的工时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班组或个人要充分注意利用工时,合理用料,并及时做好用工用料等记录。在完成任务或月终时,应对完成的任务进行验收、结算任务单。根据任务单实际完成的实物量计算工料定额用料;根据原始记录(如考勤、工时记录、限额领料单、已领未用材料盘点单等)核算工、料消耗。

    核算的主要内容是:在保证质量、安全、工期的前提下,核算人工和材料的消耗。

    1)材料的核算采用以下公式进行,即

    材料节(超)数量=材料消耗定额×完成工程量-实际消耗量

    2)人工的核算采用以下公式进行,即

    工日节(超)数量=劳动定额×完成工程量-实际用工数

    3.班组经济活动分析

    在班组经济核算取得成绩后,把经营成果指标与计划指标进行比较,从中寻找出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总结经验,挖掘潜力,以期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1)分析的内容通常包括:

    1)施工计划完成情况分析:通过对工程进度、实物工程量和竣工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检查施工计划的完成情况。

    2)劳动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分析劳动力需要量及劳动力对施工计划的影响情况、劳动定额执行情况及劳动生产率情况。

    3)材料消耗情况分析:分析施工过程中材料耗用定额的执行情况,并判别其是否合理。

    4)工程质量的分析:分析工程质量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及损失等。

    (2)分析的方法

    1)比较法:通过对有可比性的指标进行对比,找出差异,然后从中找出差异的原因。常采用实际数与计划数和定额数比较,本期数与前期数比较,单位之间比较和项目之间比较。

    2)差额分析法:又叫做量差和价差分析法。用数量差异乘以计划单价,即数量对计划影响的数值;价格差异乘以实际耗用数量,即价格差异对计划影响的数值。

    三、班组作业计划的制订

    1.班组作业计划的主要内容

    1)施工作业计划。

    2)实物工程量计划。

    3)材料、加工件的需用计划。

    4)劳动力计划。

    2.班组施工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

    1)根据总体施工作业计划要求,结合班组的具体施工能力及施工作业计划的实际进度,确定施工项目。

    2)根据施工图样及施工预算计算工程量。

    3)确定施工工期:

    ①参考下式确定该工种的生产能力,即

    算本建该工种生产能力=职工人数×制度时间x计划出勤率×计划效率×定额单产×出勤工日计划利用率

    ②参考下式确定该工种日完成工程量,即

    日完成工程量=该工种生产能力/制度天数

    ③参考下式确定施工工期,即

    施工工期=分项工程量/日完成工程量

    来源声明:本文章系云南技能人才培训网编辑原创或采编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部分(包含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首页 电话115288489748 电话213888147524 微信 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