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种作业 >> 其他作业
  • 蒙自市危险化学品工艺作业证培训:仪表的校验与检修技能

    时间:2024-01-15关注:258

    摘要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六条规定:高危企业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第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报考咨询:18206863120(微信同号)

    image.png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规定,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

    一、考证类别

    (一)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二)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二、考证要求

    (一)初训:未取得《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证》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

    (二)换证:已取得《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证》,且证书有效期已到期的持证人员。

    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指从事危险化工工艺过程操作及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安装、维修、维护的作业。

    1、光气及光气化工艺作业:

    2、氯碱电解工艺作业:

    3、氯化工艺作业:

    4、硝化工艺作业:

    5、合成氨工艺作业:

    6、裂解(裂化)工艺作业::

    7、氟化工艺作业:

    8、加氢工艺作业:

    9、重氮化工艺作业:

    10、氧化工艺作业:

    11、过氧化工艺作业:

    12、胺基化工艺作业:

    13、磺化工艺作业:

    14、聚合工艺作业:

    15、烷基化工艺作业:

    16、新型煤化工工艺作业:

    17、电石生产工艺作业:

    18、偶氮化工艺作业:

    19、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作业:

    20、危险化学品仓储作业:

    为落实国家安全政策法规的要求,切实提高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强化人员的安全意识,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培训对象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含新员工、继续教育员工,班组长)。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是指危化品管理人员,包括厂长经理、生产厂长经理、仓库保管人员。危险化学品生产一线员工(危化品操作工)、危化品采购人员等。

    image.png

    仪表的校验与检修技能


    对仪表进行日常维护、定期检修,是仪表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保证自动控制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手段,


    一、测量仪表维护与检修

    化工企业测量仪表种类繁多,结构各异,原理各不相同。在此仅介绍通用的维护要点,实际中应根据具体仪表有针对性的区别处理。

    1.日常巡检

    每班至少进行两次巡回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1)向当班操作人员了解仪表运行情况;

    (2)查看仪表供电、供气是否正常;

    (3)查看仪表指示是否正常;

    (4)查看仪表保温、散热状况;

    (5)检查仪表体及其连接件是否有腐蚀、损坏等不正常情况;

    (6)检查仪表接线是否有松动、管线是否有泄漏等不正常情况;

    (7)检查仪表电气接线盒密封是否良好;

    (8)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巡检记录。

    2.定期维护

    定期对检测仪表进行维护,并做好记录。定期维护内容主要包括;

    (1)每班做好运行情况检查汇总、记录;

    (2)每班进行一次仪表外部清洁工作;

    (3)每月进行一次仪表内部清洁工作,同时检查仪表阻尼情况;

    (4)每年对仪表内单元接插件连接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3.定期校准

    除了检定之外,在生产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定期进行校准。校准周期(下面给出的周期仅供参考,对仪表精度有疑问应随时校准,如有具体规定按规定执行):

    (1)在线运行仪表:一般为12个月;

    (2)离线分析仪表:一般为1~3个月

    (3)在线式可燃与有害气体检测仪表:一般为1~3个月;

    (4)离线分析用可燃与有害气体检测仪表:一般为1周~1个月。

    对于非强制检定仪表,如一般用途的温度计、压力表,企业可以建立相应的机构,自行对其进行检定。仪表检定是仪表工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以下以压力表为例介绍。

    (1)适用范围,

    只有非强制检定仪表,如一般用途的压力表、温度计,才允许企业在一定条件下自行检定;对于实行强制检定的仪表,应当向当地县(市)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定期检定。

    (2)基本要求,

    ①企业应设立专门机构,配备2名以上检定操作人员;

    ②检定操作人员应具有规定的文化程度,并经上级计量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计量检定员证书;

    ③应编制相应的检定规程,并经审批;

    ④应印制相应的记录表格、检定标签,做好原始记录并存档,作为检定的证据。

    (3)工装量具及消耗材料。

    至少应配置以下装置、量具,并准备相应的消耗材料:

    ①校验台:1套,具体规格参数依工作情况不同而定;

    ②油水分离器:1套,用于禁油表校验;

    ③标准表:2块,高于被检表1~2个精度等级的精密压力表;

    ④温湿度表:1套,监测环境温度;

    ⑤专用工具:1套,起针器、螺丝刀、剪刀、铅封钳等;

    ⑥消耗材料:铅封、汽油、药棉等;

    ⑦技术文件:记录表、标签、印章等。

    (4)检定准备工作,

    ①根据被检表的量程和精度选取标准表和检验器,检查标准表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

    ②将标准表和被校表安装在校验器上。被校表若是氧气、乙炔等禁油表,则应安装在与油水分离器连接的禁油接头上。检查和调整校验台,排除油路中的空气,使各部位工作正常;

    ③观察、记录检定室温、湿度,应达到检定规程要求,温度20±5℃,相对湿度≤85%。否则应开启空调使其符合要求。

    (5)检定、调整。

    ①外观检查:目测被检压力表的外形、标志、读数部分、表盘内容等应符合检定规程要求,并记录检查结果。

    ②零位检查:目测压力表零位,对带有和没有止销的压力表均应符合检定规程要求,并记录检查结果。

    ③示值误差、回程误差和轻敲位移检定。

    a.对压力表示值检定按标有数字的分度线依次(升压或降压)进行。

    b.检定时,给压力表逐渐平稳地升压,至标准表指针对准相应分度线时,读取被检表示值;然后轻敲被检表表壳,再次读数,记录轻敲后示值和轻敲位移(轻敲前后示值之差);当示值达到测量上限后,关闭被检表供压阀,保压3分钟,观察压力表耐压情况,并记录;然后平稳地降压倒序回检。

    c.示值误差(表壳轻敲前、后示值与标准表示值之差)、回程误差(同一检定点,在升或降压和降或升压时,轻敲表壳后示值之差)以及轻敲位移和指针偏转平稳性均应符合检定规程要求。

    ④若被检表是压力真空表,压力部分校准后应再对真空部分进行校验:将被校验表和标准真空表安装在真空校验器上校验,应符合检定规程要求,并记录校验结果。

    ⑤若被检表是特殊压力表,要进行附加检定。如:对氧气压力表的无油脂检查、对双针压力表双针影响的检查、对电接点压力表绝缘电阻和设定点的检定,均应符合检定规程要求,并记录。

    ⑥完成检定过程后,检查记录情况,2人以上签字确认。

    ⑦对经检定合格的压力表,填写计量合格标签,粘贴在被检表表盘玻璃内侧,然后打上铅封;对经检定不合格的压力表,可以进行反复调整、修理和检定。最终不合格的压力表,应贴上“禁用”标签,并填写报废单,经授权人审批后报废。

    (6)收尾工作。

    ①检定工作结束后,释放油管路中压力,恢复校验器到初始状态。拆下并擦拭标准表,放回原处妥善保管;

    ②整理工具用品,擦拭校验器和工作台面油污;

    ③经检定合格的压力表,通知送检单位领回使用;报废的压力表按规定处理;

    ④整理记录,存档备查。

    4.检修

    检测仪表种类纷繁,检修内容与要求各不相同。因篇幅所限,在此从略。

    5.安全注意事项

    (1)日常巡检、维护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并2人以上配合进行工作;

    (2)对可能导致输出波动的操作,必须事先征得工艺操作人员的许可;

    (3)对可能导致连锁停机的操作,必须事先提出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

    (4)仪表切除后再次投运时,必须按照规程与相关人员配合进行;

    (5)工作期间佩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具,遵守现场安全规定;

    (6)与其他工种交叉作业时应互通信息,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二、DDZ—Ⅲ控制器(模拟表)维护与检修

    1.日常巡检

    每班至少进行两次巡回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1)向当班操作人员了解仪表运行情况;

    (2)查看仪表指示是否正常;

    (3)查看仪表供电是否正常;

    (4)查看仪表P、I、D参数设置是否正常,

    (5)检查仪表体及其连接件是否有腐蚀、损坏等不正常情况;

    (6)检查仪表接线是否有松动等不正常情况;

    (7)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巡检记录。

    2.定期维护

    定期对检测仪表进行维护,并做好记录。定期维护内容主要包括:

    (1)每班做好运行情况检查汇总、记录;

    (2)每班进行一次仪表外部清洁工作;

    (3)每月进行一次仪表内部清洁工作;

    (4)每3个月校正一次仪表指示准确度。校正时使仪表处于手动方式运行;

    (5)每3个月进行一次运行方式切换检查。此检查可能会导致系统出现波动,应事先告知工艺操作人员:

    (6)每年对仪表内单元接插件连接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3.定期校准

    (1)校准周期:12个月。

    (2)校准项目:

    ①指示误差校准;

    ②回程误差校准;

    ③比例度校准;

    ④积分时间校准;

    ⑤微分时间校准;

    ⑥静差(闭环跟踪误差)校准;

    ⑦手动1操作及保持特性校准;

    ⑧手动2拨杆误差校准;

    ⑨自动—手动1双向切换误差校准;

    ⑩手动1—手动2双向切换误差校准。

    4.检修

    (1)检修周期:12个月。

    (2)检修项目:

    ①打开仪表,清除内、外部灰尘;

    ②检查连接导线、元器件是否有虚焊、脱落;焊点是否有氧化、脱落;

    ③检查比例、积分、微分度盘是否松动,电位器是否接触良好,旋转是否灵活;

    ④检查各操作按键、扳键是否工作正常;

    ⑤用适宜的清洗剂清洗开关和继电器触头;

    ⑥检查并拧紧各紧固件;

    ⑦按校准项目全面校准仪表;

    ⑧如需送检,完成上述项目后送检或直接送检。

    5.投入运行

    按以下步骤将仪表投入自动运行:

    (1)检查仪表供电是否正常;

    (2)检查仪表接线是否正确、牢固;

    (3)检查输入信号是否正常;

    (4)检查仪表的P、I、D参数设置是否合适;

    (5)将仪表置于手动1方式运行;

    (6)送仪表电源;

    (7)检查仪表指示值是否正常;

    (8)手动操作仪表输出,检查输出是否正常;

    (9)待仪表运行正常、工艺稳定后,调节给定值,使其等于测量值(偏差为零),然后投入自动运行;

    (10)严密监视仪表运行状况和工艺状况,确认控制参数设置正确、仪表运行正常后,仪表投运作业完成。

    6.检修、校准、投运工作要求

    仪表的检修、校准、投运工作应严格按相应规程进行:

    (1)人员需经过严格培训,必须由2人以上同时配合工作;

    (2)制订有相应的规程,并经审核、批准;

    (3)使用相应规程规定的、功能和精度符合要求的、经过检定的仪表和装置;

    (4)检修、校准后指标应符合要求,相应记录应经2人以上签字确认。

    7.安全注意事项

    (1)检修、校准需2人以上配合工作。仪表切除、再次投运时,需征得操作人员同意,必要时办理工作票

    (2)严格执行仪表切除、投运操作规程,避免对工艺系统造成影响;

    (3)全部抽出表芯时,应先转入手动2方式运行,并切忌强行拉扯导线束;

    (4)不得带电拆卸仪表卡件、零部件;不得采用不适宜的工具强行拆装;

    (5)清洗卡件和零部件时,应使用适宜的清洗剂;

    (6)工作期间应佩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具,遵守现场安全规定;

    (7)与其他工种交叉作业时应互通信息,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三、KMM可编程控制器(数字表)维护与检修

    1.日常巡检

    每班至少进行两次巡回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1)向当班操作人员了解仪表运行情况;

    (2)查看仪表状态指示灯,判断仪表工作是否正常

    (3)查看仪表自诊断显示有无异常;

    (4)查看仪表的测量、给定及输出指示值是否正常;

    (5)查看仪表供电是否正常;

    (6)检查控制器内外有无异常噪声及气味;

    (7)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巡检记录。

    2.硬件定期维护

    定期对仪表硬件进行维护,并做好记录。定期维护内容主要包括:

    (1)每班做好运行情况检查汇总、记录;

    (2)每班进行一次仪表外部清洁工作;

    (3)每6个月进行一次接线端子检查;

    (4)每6个月进行一次基准电压测试。

    3.软件定期维护

    定期对仪表软件进行维护,并做好记录。定期维护内容主要包括:

    (1)根据工艺实际需要,对用户软件不断开发和完善

    (2)每年至少对运行中的用户软件检查核对一次;

    (3)每年至少对用户软件存档备份一次。

    4.定期校准

    (1)校准周期:12个月。

    (2)校准项目:

    ①零点校准;

    ②量程校准;

    ③模拟输出电压校准;

    ④模拟输出电流校准;

    ⑤PV指示表校准

    ⑥SV指示表校准。

    5.检修

    (1)检修周期:12个月。

    (2)检修项目:

    ①拔下接插件,吹除仪表内、外部灰尘,仔细清扫插卡及插槽:

    ②检查接线端子及各连接件应牢固,检查元器件是否有虚焊、脱落;焊点是否有氧化、脱落;

    ③检查接地电阻与绝缘;

    ④测试调节器各点的基准电压;⑤检查各开关、操作键是否灵活有效:

    ⑥检查备用手操的操作按钮、切换开关,应正常有效;表头应完好、有效;

    ⑦检查表内备用电池电压,应定期充电或更换新电池;

    ⑧检查并拧紧各紧固件;

    ⑨按校准项目全面校准仪表;如需送检,完成上述项目后送检或直接送检;

    6.投入运行

    按以下步骤将仪表投入自动运行:

    (1)控制器软件修改完毕,并经离线模拟实验检查合格;

    (2)确认控制器接线正确、牢固;后备手操的接插件紧固,锁紧销钉已上好;

    (3)确认电源符合要求,内部备用电池处于备用状态;

    (4)确认内部辅助开关位置正确,备用手操单元开关置于Normal位置;

    (5)送仪表电源;

    (6)拔下电源组件,再复位,进行初始化操作(初始化时SW2在ON位置);

    (7)将SW2置于OFF位置,按复位键R,解除IM状态;

    (8)检查运行状态指示灯是否正常:CPU板上的LD1灯应周期性闪烁,LD2灯应熄灭,LD3灯应熄灭;BUF板上的LD1灯应熄灭;

    (9)确认控制器各参数正常,自诊断显示无故障信号。如出现故障,应检查、排除,再次初始化;

    (10)待仪表运行正常、工艺稳定后,与工艺人员配合整定P、I、D参数,将控制器投入自动运行状态。严密监视仪表运行状况和工艺状况,确认控制参数设置正确、仪表运行正常后,仪表投运作业完成。

    7.检修、校准、投运工作要求

    KMM控制器(数字表)的检修、校准、投运工作要求与DDZ-Ⅲ控制器(模拟表)基本相同,不再重复。

    8.安全注意事项

    (1)检修、校准、投运需2人以上配合工作。仪表切除、再次投运时,需征得操作人员同意,必要时办理工作票;

    (2)严格执行仪表切除、投运操作,避免对工艺系统造成影响;

    (3)对在线使用的控制器进行维护检修时,控制器必须置于“M”位置操作;检修多个系统相关的控制器时,各相关系统的控制器都必须置于“M”位置操作;

    (4)抽出表芯检查时,应十分注意轻拉轻送,以防振松和拉脱备用手操与主机的接口插件;

    (5)检查仪表接线端子时应十分小心,以防短路;需要更换控制器主机插件时,必须将备用手操器上的NORMAL/STANDBY开关置于STANDBY位置;

    (6)对电子插件板检修时,工作人员必须佩戴接地腕带30s后方可进行操作;检修时拆下的插件板必须放在防静电垫上;

    (7)控制器插件回装前应先拔下电源组件,待主机和备用手操单元回装后,最后插上电源组件:

    (8)清洗卡件和零部件时,应使用适宜的清洗剂;

    (9)工作期间应佩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具,遵守现场安全规定;

    (10)与其他工种交叉作业时应互通信息,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四、气动调节阀维护与检修

    1.日常巡检

    每班至少进行两次巡回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1)向当班操作人员了解调节阀运行情况;

    (2)查看供气气源压力是否正常,供气是否洁净干燥,管道有无泄漏;北方冬季应注意检查气源是否带水、结冰;

    (3)查看信号稳定时阀门开度有无变化,信号变化时阀门动作是否卡涩;

    (4)查看阀门是否有腐蚀、泄漏、损坏,运行中是否有杂音、振动;

    (5)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巡检记录。

    2.定期维护

    定期对调节阀进行维护,并做好记录。定期维护内容主要包括:

    (1)每班做好运行情况检查汇总、记录;

    (2)每周进行一次阀门外部清洁工作;

    (3)每月进行一次阀门运动部件润滑工作;

    (4)每3个月检查一次密封环,同时检查接头密封腐蚀情况;

    (5)每1~6个月(以季节、环境不同而定)检查一次供气过滤器减压阀,并排污。

    3.定期校准

    (1)校准周期:12个月。

    (2)校准项目:

    ①基本误差校准;

    ②回程误差校准;

    ③气密性检查,

    4.检修比展心

    (1)检修周期:12个月。

    (2)检修项目:

    ①清除阀体外部灰尘、油污、锈蚀,视情况防腐、喷涂标志;

    ②解体检修,检查阀体内壁及腐蚀、耐压情况,检查并视情况更换密封环,填料及垫片必须更换新件;

    ③检查、修复阀座、阀板、阀杆,保证密封性;

    ④补充或更换润滑剂,保证阀门动作灵活;

    ⑤依阀门形式、结构不同,进行相应项目的检查维修工作。

    5.投入运行

    按以下步骤将阀门投入运行:

    (1)检查工艺管线、阀门支撑是否牢固,阀门与管线连接是否可靠、无泄漏;

    (2)检查手轮机构应动作灵活并置于自动位置,阀门定位器应能够正常工作并切换在自动位置;

    (3)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先将阀门投入手动工作状态,观察阀门动作情况;

    (4)与工艺操作人员配合,将阀门投入自动运行,观察运行是否正常;

    (5)确认控制阀运行正常、工艺稳定后,投运作业完成。

    6.安全注意事项

    (1)检修、校准、投运需2人以上配合工作;

    (2)阀门退出自动运行、再次投运时,需征得操作人员同意,必要时办理工作票;

    (3)不得使用不适宜的工具,杜绝野蛮操作,防止损坏阀门;

    (4)工作期间应佩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具,遵守现场安全规定;

    (5)与其他工种交叉作业时应互通信息,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来源声明:本文章系云南技能人才培训网编辑原创或采编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部分(包含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首页 电话115288489748 电话213888147524 微信 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