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能培训 >> 焊工培训
  • 如何确定碱性低氢型焊条平焊打底焊的走弧位置?

    时间:2023-05-03关注:349

    摘要

    焊接实例:容器直径为2.5m,壁厚为16mm,坡口钝边为3mm,两坡口组对所成角度为65度,组对坡口间隙小于3mm,组对定位焊点在坡口的外侧,定位焊缝长度为60~100mm;选焊条为E5016,焊条直径为4.0mm,电流调节范围为170~180A。


    (1)走弧位置在容器内中心线的左侧50mm内。首先,坡口间隙在2mm之内,熔渣呈缓慢漂浮状,熔池熔化温度过低,电弧前移方向熔渣堆积量过多。其产生原因是电流没有根据走弧位置及坡口间隙的大小做正确调节。在爬坡位置熔渣的浮动受阻,熔池的温度过低。防止措施是在坡口间隙较小段焊接时走弧的位置应选在坡口右侧10~50mm处,并适当增大电流值,电弧行走时应压住电弧后稍做前移,并采用直线型云条方式。


    其次,坡口间隙在2~3mm之间,熔渣呈漂浮状灵活浮动,熔渣大部溢流到坡口的间隙处,熔池的裸露面清晰,熔池的流动平缓。


    (2)走弧位置的容器内中心线右侧50mm内。首先,坡口间隙在2~3mm之间,金属液裸露面呈下塌状滑动,有坠瘤迹象,熔池两侧的成形过薄。其产生原因是坡口间隙在右侧20~50mm段时,过渡熔滴金属快速滑动使较大间隙处金属堆敷,熔池的成形温度过高。防止措施为在坡口间隙较大时,金属熔滴的过渡宜选在过左侧中心线20mm和过右侧中心线10mm段,使熔池前移时部分金属液倒流,同时适当减小电流,避免电弧的吹扫线过多进入熔池的中心位置。


    其次,坡口间隙在2mm之内,熔池熔渣浮动灵活,电弧的前移与外扩有明显熔化痕迹,熔池的裸露面清晰,焊波平缓。

    来源声明:本文章系云南技能人才培训网编辑原创或采编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部分(包含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首页 电话115288489748 电话213888147524 微信 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