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出现后果或问题
1.对液化石油气、液氨等液化气体介质的可能发生超温超压现象,甚至可能导致爆炸。2.温度升高可能导致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泄压装置动作,介质向外排放。3.因可燃介质外排,遇点火源导致燃烧发生,甚至爆炸。5.放热反应类容器供电不正常或停电引起反应速度无法控制。6.高温天气进罐作业时,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生命体征受到危害。7.移动式压力容器行车在高温路面导致轮胎磨损加剧,内部气压升高,车辆轮胎爆裂。1.对液化气体介质的露天储罐应及时检查喷淋降温装置、浓度报警装置能否正常使用,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降温措施。3.对盛装氢氟酸、液氯等剧毒介质的贮槽区域,可进行全封闭处理。及时检查安全阀、压力表、液面计、确保安全附件正常工作,必要时可安装超温超压报警装置;4.控制容器内介质液位,尽可能处于低液位工况运行,一旦爆破片等安全附件,出现超压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倒罐作业。6.对易燃易爆有毒介质应避免安全阀超压排放,一旦压力上升,采用喷淋、通风等降温手段。8.高温酷暑天应尽量避免最热时间段进入容器内作业,应选择清晨等温度较低时间段进罐作业;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通风和温湿度检测,并有专人监控,在设备停产检修期间的人员内部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注意监测氧浓度和有害物质含量等,并做好应急救援准备。10.控制车速,防止车辆侧翻;避免长时间行驶,避免午间时间段行车。11.气瓶的运输和储存应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应存放在阴凉处,必要时采取降温措施。1.液化气体介质的储罐发生超温超压,果断采取其他喷淋降温、强制通风等措施。2.如早期火势较小,尽快灭火,火势较大应报警,疏散人员,迅速撤离;3.对火场周围设备进行倒罐,将容器内介质转移至安全处。6.对发生事故及事故周围的设备应进行全面检验,确定设备安全状况后再投入使用。8.发现人员生命健康出现问题,开展急救并及时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