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能培训 >> 焊工培训
  • 2023年官渡区焊工证培训学校:焊后热处理工艺守则

    时间:2023-06-13关注:294

    摘要

    焊工作业是特种作业的工种之一,从事焊工相关规定工作必须持证上岗,熔化焊接与热切割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需要复审一次。一人一证持证上岗,全国通用。

    考试形式:本人参考、单人单桌、分为理论科目和实操科目,满分均为100分,及格分均为80分。

    报考咨询:18206863120(微信同号)

    image.png

    报名资料:

    1、身份证复印件1份

    2、一寸白底照片2张

    3、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毕业证复印件1份

    4、个人健康承诺书1份(学校提供,本人签字)


    焊工学技术课程内容:

    第一周:焊工基础(电焊工安全操作规范及设备工具的安全使用)手工电弧焊操作技能培训(例如:手工焊接设备、焊接材料、工具。各种焊接位置的操作技能,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的操作技巧)。

    第二周:氧、乙炔焊接与切割,等离子弧切割(气焊与切割设备的使用及安全操作规程),各种厚板、薄板气焊与切割操作技巧。

    第三周:手工钨极氩弧焊技术(例如:氩弧焊设备及工具的安全使用和安全操作规程);氩弧焊焊接厚、薄板各种焊接位置的安全操作技巧;常用有色技术材料,例如:铝合金材料的焊接技巧。

    第四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电弧焊技术(例如:二氧化碳焊接设备、设备工具的安全操作规程);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位置的操作技巧。

    image.png

    焊后热处理工艺守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守则对焊后热处理工艺文件的编制作了规定。


    2.  总则


    压力容器产品有其独立的规范及制造标准,使用本守则应与产品图样、标准、相关工艺文件同时使用。


    3.  工艺内容与技术要求


    压力容器制造中应严格执行GB150标准对焊后热处理的规定。

    容器及其受压元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3.1  A、B类焊接接头处的钢材名义厚度δs 符合以下条件者


    3.1.1.1  碳素钢、15MnNbR、07MnCrMoVRδs >32mm(如焊前预热100℃以上时, δs >38mm)


    3.1.1.2  Q345R及16Mnδs >30mm(如焊前预热100℃以上时,δs>34mm)


    3.1.1.3  15MnVR及15MnVδs>28mm(如焊前预热100℃以上时, δs >32mm)


    3.1.1.4  任意厚度的18MnMoNbR、13MnNiMoNbR、15CrMoR、14Cr1MoR、12Cr2Mo1R、20MnMo、20MnMoNb、15CrMo、12Cr1MoV、12Cr2Mo1和1Cr5Mo钢;


    3.1.1.5  对予钢材厚度δs 不同的焊接接头,上述厚度按薄者考虑,对予异种钢材相焊的焊接接头,按热处理严重者确定,但温度不应超过两者中任一钢号的下临界点Ac1。


    3.1.1.6  除图样另有规定,奥化体不锈钢的焊接接头可不进行热处理。


    3.1.2  图样注明有应力腐蚀的容器,如盛装液化石油气,液氨等的容器


    3.1.3  图样注明盛装毒性与报废或高度危害介质的容器


    3.1.4  需要焊后进行消氢处理的容器,如焊后随即进行焊后热处理时,则可免做消氢处理


    4.   焊后热处理方法


    4.1  焊后热处理应优先采用在炉内加热的方法,其操作规范如下:


    4.1.1  焊件进炉时,炉内温度≤400℃


    4.1.2  焊件按功率升温至400℃后,加热区升温速度≤5000/ δs ℃/h,且最高不得超过200℃/h,最低可为50℃/h。


    4.1.3  升温时,加热区内任意500mm长度内的温差≤120℃。


    4.1.4  保温时间,温度见附表


    附表 常用钢号焊后热处理规范

    钢号

    焊后热处理温度℃

    最短保温时间

    h

    电弧焊

    电渣焊

    Q235-A, 10,20

    Q235-B, Q245R

    Q235-C,

    600-640


    (1)当焊后热处理厚度

    δPWHT≤50mm时

    图片h ,但最短时间不低于1/4h

    (2)当焊后热处理厚度

    δPWHT>50mm时

    为(2+1/4×图片)h

    09MnD

    580-620

    -

    Q345R

    600-640

    900-930正火后

    600-640回火

    16Mn,16MnD,16MnDR

    -

    20MnMo,20MnMoD

    580-620

    -

    18MnMoNbR

    13MnNiMoNbR

    600-640

    950-980正火后

    600-640回火

    20MnMoNb

    -

    07MnCrMoVR

    07MnNiCrMoVDR

    08MnNiCrMoVD

    550-590

    -

    09MnNiD,09MnNiDR

    15MnNiDR

    540-580

    -

    12CrMo

    12CrMoG

    ≥600

    -

    (1)当焊后热处理厚度

    δPWHT≤125mm时

    图片h ,但最短时间不小于1/4h

    (2)当焊后热处理厚度

    δPWHT>125mm时

    为(5+1/4×图片 )h


    15CrMo

    15CrMoG

    ≥600

    -

    15CrMoR

    890-950正火后

    ≥600回火

    12CrlMoV

    12CrlMoVG

    14CrlMoR

    14CrlMo

    ≥640

    -

    12Cr2Mo

    12Cr2Mol

    12Cr2MolR

    12Cr2MolG

    ≥660

    -

    1Cr5Mo

    ≥660

    -


    4.1.5  保温时,加热区内任意500mm长度内的温差≤65℃。


    4.1.6  升温及保温时,应控制加热区气氛,防止焊件表面过度氧化。


    4.1.7  焊件温度高于400℃时,降温时,加热区降温速度不得超过6500/ δs ℃/h,且最高不得超过260℃/h,最低可为50℃/h。


    4.1.8  焊件出炉时,炉温≤400℃,出炉后应在静止空气中冷却。


    4.2  长焊件焊后热处理允许在炉内分段处理,分段热处理时其重复加热长度应不小于1500mm,炉外部分应采取保温措施,使温度梯度不致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5.   B.C.D焊接接头球形封头与圆筒相接的A类 焊接接头以及缺陷焊补部位,允许采用局部热处理方法。


    局部热处理时,焊缝每侧加热宽度不小于钢材厚度δs 的2倍,接管与壳体相焊时,加热宽度不得小于钢材厚度 δs 的6倍,靠近加热区的部位采取保温措施,使温度梯度不致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6.   热处理操作工严格按照“加热炉安全操作规定”进行。


    7.   质保部门应保存所有热处理的时间与温度关系曲线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7年。


    8.   本守则解释权属工艺部门。

    来源声明:本文章系云南技能人才培训网编辑原创或采编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部分(包含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首页 电话115288489748 电话213888147524 微信 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