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类事故,3类风险,冶金行业注意防范!
时间:2024-04-22关注:
冶金产品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冶金行业代表着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水平,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冶金行业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2023年冶金行业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83起、死亡94人(不含火灾、特种设备、建设工程事故)发生较大事故3起、死亡13人。
据分析
高处坠落、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中毒和窒息、灼烫等
是冶金行业事故频发高发的五种类型
2023年6月22日7时55分许,辽宁省营口市营口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一号高炉在生产过程中炉缸烧穿,液态铁渣遇冷却水发生喷爆,引发灼烫事故,造成5人死亡、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2825.27万元。事故调查组认定,辽宁营口钢铁有限公司一号高炉“6·22”较大灼烫事故是一起因超强度冶炼导致炉缸严重侵蚀、烧穿引发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经调查认定,事故直接原因为营口钢铁在事故高炉西出铁口主沟漏铁,泄漏的铁水将用于实时监测炉缸温度的热电偶信号参数电缆烧毁,在没有监控数据保障的情况下,冒险蛮干,致使炭砖已经被侵蚀殆尽的炉缸烧穿;事故发生后,组织人员疏散、救援不力,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经综合分析认定:事故高炉炉缸耐材侵蚀严重,未根据实际炉况及时停炉大修,依然采用高强度冶炼;长期对高炉本体安全监测参数管理缺失;薄弱处耐火材料侵蚀殆尽,导致高温铁水烧损冷却壁漏水,冷却水与铁水接触迅速汽化发生爆震,进一步熔蚀灌浆层和炉壳,诱发炉缸烧穿;从炉缸喷出的高温液态渣铁烧漏炉基区域冷却水管,泄漏的冷却水与覆盖的液态渣铁接触发生剧烈爆炸。 2.熔融金属冶炼、运输过程泄漏、溢渣;炼钢炉水冷设备损坏,冷却水漏入炉内,存在熔融金属遇水爆炸事故风险。 3.高炉生产期间出现塌料等异常炉况,炉顶压力超压,若未及时泄压,存在灼烫、火灾、爆炸事故风险。 4.煤气生产、回收净化、加压混合、储存等设备设施,若出现煤气泄漏,存在煤气中毒事故风险。 1.铁水、炉渣遇水或遇潮瞬间产生大量水蒸气,能量释放导致爆炸飞溅;高炉入炉料潮湿、炉内塌料、炉缸烧穿,铁水遇水可能导致爆炸。 2.干渣池、铁水罐、铁沟、渣沟等积水或潮湿,接触高温铁水、炉渣的工器具潮湿,可能导致爆炸。 3.高炉水冷系统故障或漏水可能导致风口烧穿、高温炉料喷溅,水冷却壁损坏可导致炉壁发红、烧穿,高温炉料烟气等穿出,引发火灾、灼烫等事故。 4.制粉系统积存煤粉、磨煤机出口温度超标或氧含量超标、除尘系统失效等,遇点火源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5.废钢料潮湿或混入爆炸物、密闭容器、放射源等,在加入废钢过程可能发生钢水喷溅、爆炸等事故,冶炼过程可能发生炉内爆炸、炉衬侵蚀漏炉、放射性危害等。 6.转炉炉内渣未倒尽、雨天废钢积水等,可能导致爆炸、灼烫事故;吹炼氧压低,可能发生回火爆炸和灼烫事故,吹炼氧压高、氧速过大,钢水熔池可能发生大沸腾导致喷溅,甚至发生炉底烧穿漏钢事故;氧气若含有颗粒杂质,可能在管道中高速摩擦,导致火灾、爆炸事故;汽化烟道或水冷却炉口漏水严重,可能导致爆炸事故。 7.电炉冶炼装料过高,可能发生水冷板击穿漏水,导致爆炸;使用天然气作为补充热源的电炉,未按照先点火后送气原则,或出现管道阀门泄漏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爆炸;电炉新耐火材料烘烤不当,可能造成漏钢导致火灾、灼烫事故;水冷电极夹持器未定期清理导电不良,可能造成通电后与石墨电极拉弧,水冷铜块漏水进钢液内导致爆炸;出钢车未设置联锁条件,放钢至一半被开出放钢位,可能导致钢水泄漏至炉下引起火灾。 8.钢包在吊运、吹氩喂丝、LF炉加热、真空处理、测温取样、造渣剂及合金加入过程,易出现喷溅或洒出,可能导致灼烫事故;设备冷却水进入钢包炉内或合金料、造渣剂潮湿,容易发生钢水放炮;维修钢包底吹氩因氩气泄漏、通风不畅,可能引起窒息事故。 9.硅铁、硅钙等铁合金粉遇湿产生易燃易爆的氢气,铁合金和碳粉尘与空气混合,可能导致爆炸事故。 10.连铸结晶过程中钢水温度过高,氧化性过强,耐火材料质量不好,钢包、中间包过度使用,可能发生穿漏事故;结晶器缺陷,冷却搅拌不均匀、振动不协调、拉速过快等,可能发生结晶器穿漏事故;连铸区域使用煤气或天然气对中间包、水口等进行烘烤,可能发生中毒和窒息、火灾、爆炸事故。 11.轧钢工序各类加热炉、退火炉安全控制系统失效,燃气泄漏遇明火,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可燃有毒气体泄漏可能造成中毒、火灾事故;氮气泄漏可能造成窒息事故;清理氧化铁皮冲渣沟、漩流池及油水分离池等设施,可能造成淹溺事故。 2.近年来检维修作业专业化分包多,造成区域多方协同作业增加,作业环境复杂。 3.冶金企业加快推进超低排和环保绩效创A工作,密集建设或改造环保设施,造成生产、施工交叉同步,安全风险叠加。同时,新管理承发包模式出现,承发包管理易出现安全漏洞。 (二)强化新工艺设备安全风险研判。督促企业组织设备、仪表、安全等专业技术团队,精准辨识新工艺新设备安全风险,研讨制定针对性的安全管控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组织科研院所、冶金企业技术专家,加快研究制定安全技术指南或标准,以指导新工艺设备安全发展。 (三)强化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督促企业建立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严格对照《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全面开展排查整治。持续强化熔融金属、煤气等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事故隐患专项整治,实现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 (四)堵塞承包作业安全管理漏洞。系统研究承包作业事故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以强督导严执法推动各方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落实,构建安全共同体。督促企业加强对承包作业的安全检查。 (五)提升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应用,实现企业关键安全数据实时监测报警、安全风险动态预警。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应用,推进安全管理信息化,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和质量。推广煤气区域机器人巡检,减少人机接触,提高行业本质安全水平。
相关资讯
《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云南技能人才培...
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了解详情昆明市安全生产培训: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分析
351 查看案例警示丨拒不执行停产停业发生火灾,构成犯罪!...
159 查看矿山安全培训:矿山顶板管理七强化
235 查看楚雄州矿山安全员培训:非煤矿山综合防尘措施问题...
167 查看昆明市矿山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汛期非煤矿山安全管...
406 查看云南省矿山企业安全培训:非煤矿山危险有害因素有...
426 查看云南省应急管理厅集中曝光安全生产培训“走过场”...
444 查看煤矿提升“四超”物料安全技术措施
192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