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种作业 >> 焊工作业
  • 文山市焊工作业证培训:焊缝余高到底怎么样才叫好?

    时间:2022-10-18关注:546

    摘要

    焊工是一种特种作业工种,从事焊工相关规定工作必须持证上岗,熔化焊接与热切割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需要复审一次。一人一证持证上岗,全国通用。

    考试形式:本人参考、单人单桌、分为理论科目和实操科目,满分均为100分,及格分均为80分。

    报考咨询:18206863120(微信同号)

    焊工短期技能培训内容:

    第一周:焊工基础(电焊工安全操作规范及设备工具的安全使用)手工电弧焊操作技能培训(例如:手工焊接设备、焊接材料、工具。各种焊接位置的操作技能,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的操作技巧)。

    第二周:氧、乙炔焊接与切割,等离子弧切割(气焊与切割设备的使用及安全操作规程),各种厚板、薄板气焊与切割操作技巧。

    第三周:手工钨极氩弧焊技术(例如:氩弧焊设备及工具的安全使用和安全操作规程);氩弧焊焊接厚、薄板各种焊接位置的安全操作技巧;常用有色技术材料,例如:铝合金材料的焊接技巧。

    第四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电弧焊技术(例如:二氧化碳焊接设备、设备工具的安全操作规程);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位置的操作技巧。

    image.png

    焊缝余高到底怎么样才叫好?


    焊缝余高越高越好?


    余高既是焊接工艺的需要,又对容器的安全运行,尤其是疲劳寿命产生一定的影响。

    压力容器的焊接多为多道焊(如手工焊、自动焊),后焊的焊道相当于对前一焊道起到保温、缓冷与回火的作用,对前一焊道晶粒进行细化。

    余高相当于对最外一层强度焊道起到了保温、缓冷与回火的作用,因此余高是焊接工艺的需要。

    接头焊好后,余高的工艺作用即完成,此后余高的存在将对容器的运行安全产生某些不利的影响。

    曾经日本人做了两组试验容器,一组焊后把余高修磨掉,使焊缝与母材表面齐平一致,称为去除余高组;

    另一组焊好后未做任何处理,称为保留余高组。这两组容器在同样工况条件下进行压力疲劳试验,以比较其疲劳寿命。

    试验结果表明,保留余高组的容器先坏,两组的平均疲劳寿命相差2.1倍~2.5倍。

    我国曾进行过三层热套模拟容器的压力疲劳试验。该试验容器内径350mm,每层由厚6mm的15MnVR钢板卷焊而成。

    该容器由于内径较小,焊完后焊缝表面未加处理,只因测定应力粘贴电阻应变片的需要,而将内表面纵焊缝的一段修磨了。

    该容器经压力疲劳试验后泄漏,将其解剖并进行磁粉检测,发现在内层筒内、外表面纵焊缝一侧的熔合线均有磁痕显示,说明该层纵焊缝已裂穿,而唯独修磨处完好无损,内、外表面均无磁粉堆积。

    疲劳破坏一般要经历三个过程:生核(即产生疲劳裂纹源),疲劳裂纹的扩展和断裂。焊缝表面难免会存在某些缺陷,如咬边、裂纹、夹杂、未焊满等,这些焊接缺陷都可能成为疲劳裂纹源。

    此外,余高的存在破坏了焊缝表面几何形状的连续性,会因外形突变产生附加弯矩,造成较高的局部应力,这些因焊接缺陷而形成的裂纹源,将在局部应力作用下加速扩展直至断裂。

    如果焊后采用修磨等方法将余高去除,不仅使焊缝外观与母材保持一致,消除了产生局部应力的根源,同时消除了焊缝表面可能存在的各种焊接缺陷,因而要经过漫长的生核和缓慢的扩展过程,才可能产生疲劳断裂。

    要求由于余高的存在将缩短容器的疲劳寿命,因此,国内、外标准均规定,凡需疲劳分析设计的容器均应将余高去除,使焊缝表面与母材表面保持齐平一致。

    对无需疲劳分析设计的容器,国内、外绝大多数标准均允许一定量的余高存在(这一允许量一般以不影响无损检测操作为准),只有日本劳动省的标准《压力容器构造规范)规定应将余高去除,使焊缝表面与母材表面齐平,否则应降低焊接接头系数。

    来源声明:本文章系云南技能人才培训网编辑原创或采编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部分(包含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首页 电话115288489748 电话213888147524 微信 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