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应急科普丨员工必须要知道的急救原则
时间:2025-07-11关注:
这份清单是基础知识和指导原则,不能替代专业的急救培训。
核心原则:
安全第一: 任何急救前,必须先确保自身、伤者和周围环境的安全(如脱离危险区域、断电、标识危险等)。这是最高原则!
迅速呼救: 立即拨打企业规定的应急电话(如急救站、EHS部门)和/或当地急救电话(如中国120)。清晰报告地点、事件、伤情、人数。
冷静评估: 保持冷静,迅速判断伤者情况(意识、呼吸、大出血等)。
自我保护: 接触血液、体液时,尽可能使用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如急救包内配备的)。
力所能及: 只做你受过培训且确定能做的急救措施。不要移动重伤员(尤其是怀疑脊柱受伤时),除非环境不安全。
常见急症与伤害处理:
意识判断: 轻拍双肩,大声呼唤:“先生/女士,您怎么了?” 观察反应。
呼吸判断: 观察胸腹部是否有规律起伏5-10秒(不超过10秒)。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不规则抽泣样呼吸)即为心脏骤停。
启动心肺复苏: 发现无意识、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立即启动CPR(心肺复苏术)。
胸外按压位置: 两乳头连线中点(成人)。
胸外按压深度/频率: 成人: 至少5厘米深,100-120次/分钟。儿童: 约胸廓1/3深度。允许胸廓充分回弹。
人工呼吸: 如受过培训且愿意做,每30次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压额抬颏开放气道,捏鼻,口对口吹气约1秒,见胸廓抬起)。如不愿或不能,持续高质量按压。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如有,立即取来使用!开机后按语音指示操作(贴电极片、分析心律、如需则电击)。CPR和AED是挽救心脏骤停的关键!
大出血处理:
直接压迫: 用干净布料(纱布、衣物等)直接紧压伤口,持续施压。
抬高伤肢: 在直接压迫的同时,抬高出血部位(高于心脏水平),除非怀疑骨折。
加压包扎: 在直接压迫有效后,可用绷带加压包扎。
止血带: 仅在四肢大动脉喷射性出血,且直接压迫无效时作为最后手段! 需明确标记使用时间(精确到分钟),并立即告知专业救援人员。
小伤口处理: 清水/生理盐水冲洗,消毒(如碘伏棉签),覆盖无菌敷料。
烧伤/烫伤:
冲: 立即用大量流动冷水冲洗伤处至少15-20分钟(化学品烧伤需更长时间),降低皮肤温度。
脱: 小心脱去覆盖伤处的衣物(除非粘连),避免弄破水泡。
泡: 继续冷水浸泡/冷敷。
盖: 用清洁/无菌纱布或保鲜膜覆盖保护创面。
送: 严重烧伤(面积大、深度深、特殊部位如头面手足、化学/电击伤)立即送医。
禁: 禁止涂抹牙膏、酱油、香油等偏方!禁止冰敷(防止冻伤)!禁止刺破水泡!
化学灼伤:
立即脱: 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包括内衣、鞋袜)。
大量冲: 用大量流动清水持续冲洗至少15-30分钟(眼睛灼伤冲洗时注意水流方向,避免污染另一眼)。冲洗是重中之重!
知成分: 尽可能了解化学物性质(查看MSDS),告知救援人员。
特殊处理: 生石灰等遇水放热的物质,需先清除干粉再冲洗。
眼睛异物/化学品溅入:
勿揉眼!
立即冲洗: 用洗眼器或洁净流动水(生理盐水最佳)持续冲洗至少15分钟。冲洗时翻开上下眼睑,转动眼球。
寻求专业帮助: 即使感觉好转也应就医检查。
骨折/疑似骨折:
制动: 最重要!不要试图复位。利用夹板、硬纸板、书本、健肢等固定伤处上下关节。
悬吊: 上肢骨折可用三角巾等悬吊。
冷敷: 可减轻肿胀疼痛(注意避免冻伤)。
处理出血: 如有出血先止血(直接压迫)。
肌肉拉伤/扭伤:
R (Rest) 休息: 立即停止活动。
I (Ice) 冰敷: 每2小时敷15-20分钟(伤后24-48小时内)。
C (Compression) 加压包扎: 用弹性绷带包扎减轻肿胀(勿过紧)。
E (Elevation) 抬高: 将伤处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
RICE原则:
脱臼: 处理同骨折(制动、固定、冷敷),切勿尝试自行复位!
头部外伤:
密切观察意识状态(是否清醒、是否嗜睡、是否胡言乱语)。
检查有无伤口、出血、耳鼻漏液(清澈或血性)。
即使当时清醒无碍,也应建议就医检查。 警惕迟发性颅内出血。
如有呕吐,将头转向一侧防止窒息。
触电:
断电! 立即切断电源(拉闸、拔插头),或用绝缘物体(干燥木棍、塑料棒)将电线挑开,确保自身绝缘!
检查伤者意识、呼吸。若无呼吸心跳,立即CPR。
处理可能的电击伤(烧伤)。
即使表面无碍也应送医(可能有心脏损伤)。
中暑:
立即脱离高温环境: 移至阴凉通风处。
快速降温: 脱去多余衣物,用冷水喷洒/湿毛巾擦拭全身,扇风。可在颈侧、腋下、腹股沟处放置冰袋(包布)。
补充水分: 意识清醒者可少量多次饮用含盐清凉饮料(如运动饮料、淡盐水),切忌大量饮水或冰水!
紧急送医: 严重中暑(热射病)是急症,需立即送医!
食物中毒:
停止食用可疑食物。
保留可疑食物样本(供检验)。
催吐?一般不建议自行催吐,尤其意识不清、误服强酸强碱腐蚀剂、汽油煤油等时禁止催吐!立即送医。
大量饮水(清水)。
及时就医并报告。
气道异物梗阻(窒息):
清醒成人/儿童: 站其身后,双臂环绕其腹部。一手握拳,拳眼(拇指侧)置于肚脐上方、胸骨下方。另一手包住拳头,快速向上向内冲击腹部,直到异物排出或失去反应。
婴儿: 拍背(5次) + 胸部冲击(5次)交替进行。
孕妇/肥胖者: 冲击胸部(胸骨下半段)。
自救: 用椅背、桌角等坚硬物体快速冲击自己腹部。
识别: 伤者突然不能说话、咳嗽、呼吸,双手抓喉(“V”型手势),面色青紫。
鼓励咳嗽: 如能咳嗽,鼓励其用力咳嗽。
海姆立克急救法:
失去反应: 立即小心放平,启动CPR(每次人工呼吸前检查口腔,如有可见异物小心取出)。
癫痫发作(抽搐):
保护安全: 移除周围危险物品,防止撞伤。
保护头部: 可用柔软物品垫在头下。
保持气道通畅: 抽搐停止后,将头转向一侧或侧卧,便于口水流出。
松开衣领: 保持呼吸通畅。
记录时间: 观察并记录抽搐持续时间、表现。
禁止: 不要强行按压肢体!不要往嘴里塞任何东西(防止窒息或损伤牙齿)!抽搐时一般不会咬舌。
何时叫救护车: 首次发作、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连续发作、水中发作、受伤、孕妇、有糖尿病或心脏病史、发作后长时间不醒。
鼻出血:
坐直或稍前倾(勿后仰! 防止血液流入咽喉)。
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软骨部分)至少10-15分钟。
冰敷鼻梁和前额。
如持续出血不止(超过30分钟)或量大,应就医。
晕厥:
立即平躺,抬高双腿(高于心脏),增加脑部供血。
松开紧身衣物。
保持空气流通。
观察意识恢复情况。如未迅速恢复意识或反复发作,应送医。
胸痛/心绞痛:
立即停止活动,安静休息。
帮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通常是坐位)。
询问患者是否有自带药物(如硝酸甘油),协助其舌下含服(遵医嘱或说明书)。
若疼痛剧烈、持续不缓解(超过15分钟)、伴大汗、恶心、气短、左肩背痛等,高度怀疑心肌梗死!立即呼叫急救!
安慰患者,保持镇静。
脑卒中(中风)识别:FAST原则
F (Face) 面瘫: 微笑时面部是否歪斜?
A (Arm) 肢体无力: 双臂平举是否一侧下垂?
S (Speech) 言语障碍: 说话是否含糊不清或无法理解?
T (Time) 时间: 出现以上任何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时间就是大脑!
糖尿病急症(低血糖):
识别: 突然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极度饥饿感、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清醒者: 立即口服含糖食物/饮料(如15-20克葡萄糖片、半杯果汁、几块糖果、一勺蜂蜜)。
意识不清者: 禁止喂食! 侧卧位防止窒息,立即呼叫急救。如有胰高血糖素且受过培训可注射。
过敏反应(严重):
立即呼叫急救!
如患者有自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如EpiPen),立即协助使用! 通常在大腿外侧肌肉注射。
帮助患者平躺(呼吸困难者可半坐位),抬高双腿(除非呼吸困难)。
保持气道通畅。
安慰患者。
识别: 接触过敏原后迅速出现(几分钟到几小时内):全身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喘鸣)、胸闷、恶心呕吐、头晕、意识模糊、休克。
紧急处理:
动物咬伤/抓伤:
立即用肥皂水和大量流动清水交替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
不要包扎!(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要求)。
立即就医! 评估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疫苗和破伤风疫苗。
昆虫蜇伤:
蜜蜂: 用卡片刮除毒刺(勿用镊子挤压)。肥皂水清洗。
黄蜂/马蜂: 毒刺不留存,肥皂水或醋清洗。
冷敷消肿止痛。
观察过敏反应: 如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全身皮疹等严重过敏症状,立即按严重过敏处理(用肾上腺素,呼叫急救)。
冻伤:
迅速脱离寒冷环境。
缓慢复温: 用温水(38-42°C,手感不烫)浸泡患处,直至皮肤恢复红润柔软(约30分钟)。禁用火烤、热水烫、雪搓!
复温后,用无菌敷料轻轻包裹(分开手指脚趾),抬高患肢。
送医处理。
溺水:
安全施救上岸。
检查意识、呼吸。
若无呼吸心跳,立即启动CPR(按C-A-B顺序:先胸外按压)。
无需控水! 控水耽误时间且可能增加呕吐窒息风险。
即使苏醒也应送医(警惕迟发性肺水肿)。
化学品吸入:
立即脱离污染环境,转移到空气新鲜处。
解开紧身衣物,保持呼吸通畅。
如呼吸困难或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最好使用呼吸膜/面罩)。
及时送医,告知吸入物种类(MSDS)。
简单包扎:
目的: 保护伤口、止血、固定敷料、减轻肿胀、支撑伤肢。
原则: 清洁、无菌(尽可能)、覆盖完全、松紧适度(能伸进一根手指)、结打在伤口对侧或不易受压处。
常用方法: 环形包扎(起始/固定)、螺旋包扎(躯干肢体)、八字包扎(关节处)、三角巾包扎(用途广泛)。
正确使用急救包:
了解急救包位置和内容物。
定期检查有效期并补充消耗品。
使用前洗手或戴手套。
按需取用,避免污染未用物品。
急救箱物品认知(常见): 知道纱布、绷带(弹性/普通)、三角巾、胶布、创可贴、消毒剂(碘伏棉签/酒精棉片)、剪刀、镊子、安全别针、冷敷袋、CPR呼吸膜、一次性手套等的用途。
预防与意识:
熟悉工作场所: 了解逃生路线、安全出口、消防器材(灭火器、消火栓)、急救箱、洗眼器、冲淋装置、AED的位置。
了解岗位风险: 清楚本岗位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相应的预防措施、应急程序(如化学品操作、机械操作、高空作业等)。
正确使用PPE: 严格遵守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口罩、手套、安全鞋、安全带等)。
报告隐患: 发现任何安全隐患(设备故障、化学品泄漏、地面湿滑、防护缺失等),立即向主管或EHS部门报告。
遵守操作规程: 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工作,杜绝违章作业。
预防滑倒/绊倒/跌倒: 保持通道畅通无杂物,及时清理油污/水渍,小心台阶,湿滑地面设置标识,使用防滑鞋。
正确搬运: 学习并运用正确的人力搬运姿势(屈膝直腰,靠近物体,用腿发力),避免腰部损伤。必要时使用机械辅助。
防火意识: 了解火灾类型(固体、液体、气体、电气、金属),知道对应灭火器类型(如干粉、二氧化碳)。记住“R.A.C.E”: Rescue(救人)、 Alarm(报警)、 Confine(限制)、 Extinguish/Evacuate(灭火/疏散)。
化学品安全: 接触化学品前务必阅读并理解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SDS),了解其危害、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和急救方法。
持续学习与演练: 积极参与企业组织的急救、消防等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不断巩固和更新知识技能。急救技能需要定期练习才能保持熟练。
相关资讯
《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云南技能人才培...
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了解详情矿山作业安全培训:煤矿通风网络图绘制注意事项
555 查看云南省矿山安全培训: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无事故保障...
133 查看玉溪市安全生产培训:危险作业有哪些安全准则?
397 查看矿山安全:某煤矿井下电气设备接地极测试安全技术...
448 查看非煤矿山井下事故处置程序及防护措施
121 查看云南省安全生产培训:历史上六月发生的危险化学品...
569 查看宣威市矿山安全培训: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的安全管理...
403 查看云南省安全生产培训:化工企业发生火灾如何逃生?...
647 查看